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日记 > 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时间:2024-07-13 18:00:53
关于数学日记9篇

关于数学日记9篇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日记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日记 篇1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父亲求救了,父亲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父亲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数学日记 篇2

看到好多人都写去香港,但是没办法啦......

2月4日那一天,我们做火车到达了香港,因为第二天要去海洋公园玩,所以我们去了超市买零食吃。我们买了面包、饮料和一点水果,花了86元港币,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是0.8094,也就是一元港币约等于0.8元人民币。那港币86元折合人民币就是86×0.8=68.8(元),我们买食物花了68.8元人民币。

第二天,我们一家三口和我表弟他们一起去了海洋公园玩儿。之前我妈已经网上订好了门票,港币225元,折合人民币就是225×0.8=180(元),所以一张门票是180元人民币。

数学日记 篇3

一直以来,让学生写日记被视为语文科的专属领地,与数学科是风马牛沾不上边,新课程条件下,重视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重视教师改变"单兵作战"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倡导以让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师共同体的真诚沟通、无私接纳、合作共事。基于以上的精神,我们是否应该可以改变些什么?是否可以静水投石,打破学科之间人为的条条框框?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写日记中锻炼用语言文字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达到一石数鸟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写数学日记恰恰能体现这一点,它已经成为广大老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在教育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的今天,它还是学生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有些人缺乏对数学日记的正确理解,认为数学日记里有一些数字,有一些加减乘除法就是数学日记的大部分内涵,如:爸爸买了几样东西,付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其实这是对数学日记的误解。学习数学的关键是认识几个数字吗?是计算吗?肯定不是!数学日记的关键: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要学生学会体现一种数学发现、数学思考、数学方法。

一、在日记形式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要求。

1、口头日记。它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接触数学日记,培养他们有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等,我把它们统称为对数学的感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我就降低写的要求,抽时间口头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家长参与)甚至老师代为记录!至于所涉及的知识面,那是一个可变因量,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加以引导。总而言之,只要学生能尽量运用数学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那就对了!我发现孩子都特愿意把他们发现的或是看到的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说给家长听或是挑个机会说给老师听,这也正是一份口头的数学日记!

2、书面日记。它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一开始学写数学日记,为了提高孩子对数学日记的兴趣,可以允许学生写一些记流水帐式的购物过程,渐渐地引导学生写有思考价值的日记。要求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用数学的笔触书写下来,没有固定的文体,没有限定的字数,没有规定的范围,学生都很感兴趣。例如同样是购物,小杰的日记:

20xx年12月10日?星期六?晴

今天放学后,妈妈带我到大福源超市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一些饼干,用了8元5角,还买了5支铅笔,五角钱一支,还买了3本作业本,用了2元,后来我就和妈妈回家了,我算了一下一共是17元。

小锦的日记:

20xx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爸爸带我到百惠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三包饼干,每包9元6角;买了三包薯条,每包8元4角;买了色拉油1瓶,15元8角。我是这样算的,1包薯条加1包饼干是18元再乘3包共54元,加上买色拉油用去的钱总共69元8角,与发票的钱数一模一样。哦!我真棒!”

这里,小杰描述的是一个购物计算的过程,小锦则运用了简便运算的知识,记录的是一个数学发现。后者的日记则是一篇有思考价值的日记。

二、在指导方式上,教师要培养学生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首先,教师应巧妙地运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梳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考脉络。要求学生当天写下这一共同发现过程,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包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创新。

其次,教师应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数学预习日记、数学知识运用日记、数学归纳日记、数学实践日记、数学反思日记。写下他们预习的想法、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及积极、自主地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回顾、思考及反思的过程。再次,激发学生书写数学日记的热情。教师可带领他们到网上浏览了一些其他学校学生的数学日记,激发有心的学生生成想写的欲望,并做出承诺每篇必看必改。接着,挑选有新意的在校园上或班里黑板报上发表,为其他同学提供范例,并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例如傲邦的日记:

20xx年5月13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爸爸教了我一种速算方法,是用来计算15×15、25×25等尾数是5的两位数的乘积的,我一下子就学会了。我能特别快地把算式的结果说出来。速算的方法是:比如15×15就用1×(1+1)=2,把2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所以15×15=225;25×25就用2×(2+1)=6,把6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也就是25×25=625;依此类推:35×35=1225,45×45=20xx,55×55=3025,65×65=4225,75×75=5625,85×85=7225,95×95=9025。我学会了以后就去跟邻居比赛,连续几次都是我赢,我觉得学好数学真的是很有意思!

数学日记让他们学会了更多的数学思考、数学发现,记录下他们心灵闪动的美丽火花,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更多数学的烙印,让他们终身享受着学会数学思考带来的利息。

数学日记 篇4

“咦!好奇怪的题呀!”我翻着妈妈给我买的语文小升初资料,发现了一道奇怪的数学题。

题是这样的:

根据古代《僧六律》的解释: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舜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请问:一刹那是几秒?

刚看到这个题,我一下子懵住了。这么绕人!

我又细读三遍后,找到了窍门。这道题应用倒推法。

首先算出一日一夜为几秒:

一日一夜=24小时 24小时=24×60=1440(分) 1440分=1440×60=864400(秒)

然后一步一步推:

86400÷30=2880(秒)…一须臾

2880÷20=144(秒)…一罗预

144÷20=7.2(秒)…一弹指

7.2÷20=0.36(秒)…一瞬

0.36÷20=0.018(秒)…一念

0.018÷1=0.018(秒)…一刹那

答:一刹那是0.018秒。

除了这个方法还有更快的一种方法呢:

解:设一刹那是x秒

x×1×20×20×20×20×30=24×60×60

x×20×20×20×10=24×60

x×80000=1440

8000x=144

x=0.018

答:一刹那是0.018秒。

理解了这道题,真的觉得这道题好简单啊!也好有意思呀!

学数学真有趣!

换一种思路来思考

“唉!老师真是的,布置这么多题,真受不了!”我看着奥数题发呆道。

前面几道我都顺利做了,可是有一道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题是这样的:

一个印度老人有三个孩子,临死前立下遗嘱:家中有19头牛,老大得1/2,老二得1/4,老三得1/5。老人死后,三个儿子商议了许久,怎么分呢?

我乍一看,哈哈!太好做了!一个一个乘不就行了!

可再一看,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19头牛乘1/2、1/4、1/5,都乘不到一个整数。难道分牛还一半一半的?

我左思右想,突然想到比例关系。于是我想到了解法:

老大的牛:老二的牛:老三的牛

=1/2:1/4:1/5

然后分母分别乘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2×20):(1/4×20):(1/5×20)

=10:5:4

再用19×10/(10+5+4)=19×10/19=10(只)

19×5/(10+5+4)=19×5/19=5(只)

19×4/(10+5+4)=19×4/19=4(只)

答:老大10只,老二5只,老三4只。

通过做这道题,我懂得了:当做题遇到困难时,可以试着换一种思路来思考,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数学日记 篇5

那一天我看了《小学生周报》,从一个版面上看到了这样一道数学题:一只小猴子从30米的`地方搬香蕉,一次只能搬30根,而每往家走一米就要吃掉根。现有60根香蕉,小猴搬到家剩几根了呢?如果是120根呢?

题后已经是给我们示范了一题60根的题,就是小猴搬30根到15米只剩下15根,返回,到原点时又剩下15根。15+15=30(根),再将30根一齐搬到家,就不会空空如也,至少还剩下15根。我看得津津有味,也想一展身手,便试解一道搬120根的题:

小猴就先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回头至起点再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加上前面的15根一共30根。再回头搬30根至15米,加上以前的,一共45根,以此类推,最后一次也只剩下15根,合起来共60根。离家15米时再分两次搬,每次剩下15根,合共30根。这样,还有30根。

从这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肯动脑,什么都可以做成。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到把一张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后,它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都高。我一看,吓了一跳,怎么可能呀!于是,便叫爸爸来看,爸爸一看也不相信。

我拿出一张普通的白纸,来做实验。首先对折5次,用直尺量了一下,5毫米。找这样算最多也只有十几厘米,0。01厘米也应该只有100多厘米,怎么比得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呢?爸爸看我很想知道这个实验的答案是真是假,便对我说:“不用急,我来帮你算算。”“好呀!”我高兴的回答道。于是爸爸拿出手机,打开了计算机,算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13厘米,再把0。01连续乘2,乘到30次发现高度0。01的纸,变成了10737418。24厘米,我惊叹不已呀!一边说:“太厉害了呀!”守一边做着“赞”的动作。连爸爸也张大了嘴巴,不可能呀,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

妈妈回来后,我把这个实验告诉了妈妈,妈妈也不愿意相信。爸爸跟妈妈说他算过了,是的没错。

经过了这次实验,让我知道一个道理,想要知道一些事不仅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而且要有一双灵巧的手和聪明的头脑。

数学日记 篇7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故事里说:有一个猪妈妈带着三个猪宝宝去买花。一枝花20元,猪妈妈要买60支花。于是,猪妈妈问三个猪宝宝:“我们要买60支花,20元一支,那一共要多少元?”最大的猪宝宝说:“20乘60等于1200元,所以要花1200元!”第二个猪宝宝说:“不对!不对!是二个十乘六个十等于十二个十,就是1200元!”最小的猪宝宝接着说:“我想,你们两个都是对的,只是说法不同,其实都一样。”“没错!”猪妈妈赞扬道。

到了绑花时间了,最小的猪宝宝抢先问:“现在要帮花了,12支花绑在一起,可以绑多少束?”猪妈妈没出声,大家只能摇头说不会了。过了一会,最大的猪宝宝叫道:“1200除以12等于100,所以可以绑100束花。”

“虽然我们绑完了,可是我们还要送花给20个老爷爷,每个老爷爷分几束呢?”猪宝宝们说。过了30分钟,猪宝宝们才说:“哦!我们知道了,10020=5,所以每个老爷爷分5束!”

猪宝宝们把花给了老爷爷,老爷爷连忙说谢谢,猪宝宝们和猪妈妈都很高兴。

听完这个数学故事,我就更喜欢数学了,也加强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日记 篇8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存钱,但深刻的存款知识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就由我来解释:

储蓄的定义是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的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而存款方式也有许多种:现在银行有存折、存单(一般都是定期)、银行卡几种存款方式。而许多人也不知道本金、利息、利率,这三个词是金融方面的专业术语。本金是指个人投入金融市场等等的初始资金;利率是指益率;利息是指从金融市场得到的回报!本金×利率×时间=利息,而税后利息的含义呢?很简单!就是你存款衍生出的利息在减完利息税后的部分。

在我国存款利息就是要缴利息税的,具体的税目是个人所得税中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0xx年中国人民的存款利率是一年3.25%,二年3.75%,三年4.25%,五年4.75%,还有免利息税的国债,教育储蓄。

注: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数学日记 篇9

6月24日 星期日 天气:晴

每逢清明节,巨山上便会人山人海,于是一些骗子便想出了一些骗人的把戏来骗人,比如:像圆盘赌物。

道具非常简单,在一块木板上画一个大圆,大圆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大圆被分成24个相等的格,格内的针可以转,格内分别写着1—24个相等的数,在单数格中没有值钱的,而双数中差不多都是值钱的。

玩法也很简单,把指针先拨到1,然后你拨动指针,指针就开始旋转,最后停在某个格内,接着再按着指针所在的格上标的数,再把指针拨动,N-1格,N是格子上所标的数。

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其实你无论拨到哪格,只能吃亏,不能得利。因为当指针转到奇数格上,拨动的格数便是奇数-1=偶数,奇数+偶数只等于奇数,所以不可能转到偶数格上,就得不到值钱的东西,假如指针转到偶数格上,拨动的格数便是偶数-1=奇数,奇数+偶数=奇数,还不能得到值钱的东西。

《关于数学日记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